我從來沒有忘記,我支持學校「教學正常化」,反對考試領導教學,
反對英文假裝的童軍課,數學與理化假裝的表演藝術與生活科技,
以上三種情形很不幸的在國中我都遇到了。
到了高中,很幸運的唸的是一所公立高中,而且是老字號的公立高中,
校長在新生訓練上就表示:學校絕對依照學生應修習的學分上課。
開學至今快要一年了(什麼?!我就快要脫離小高一???)
學校教學果然正常,音樂不會變成英文,護理也不會變成物理(雖然高一還沒有修護理課XDD),
BUT,學生呢?學生上課的心態如何???
學生的心態健康嗎?
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功利?
血淋淋的例子發生在學校。
高一的課程非常多種,如果這些在大學應該算是「通識課程」吧,
國文(4)/英文(4)/數學(4)/地理(2)/歷史(2)/公民與社會(2)
基礎物理(2)/基礎化學(2)/基礎生物(2)/基礎地球科學(2)
體育(2)/音樂(1)/美術(1)/家政(2)/國防通識(1)/生活科技(2)/電腦(2)/綜合活動(0)
這些課程我把它們分做兩種顏色寫當然是有目的地的,明眼人都可以清楚得看出來,
紅色是升學考試要考的,藍色則不必。
上學期的定期考試,兩次其中考考8科(基礎自然科2種一組上下學期交錯),
期末考加考國防通識共9科,想當然耳,那「8科」學生們可是拼死拼活死命拚命的念,
國防通識則是考前才猛K因為真的沒質又沒量所以這樣就可以了。
下學期,學校被中部辦公室發了有爭議的公文要求16:00才能放學,
不知道是否為湊時數,兩次期中考加考家政共9科。
「考就考沒在怕~~~~~~」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恭喜你你的思維還算健康
我就看到定期評量考與不考之見的差異。
上學期的家政課,或許老師的上課與行事作風的頻率跟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都沒有match上吧,
然後課程的內容幾近陳腔濫調,再加上這是一個「考試不考」的科目,
我們心理有小小的共識:上這課好像是多餘的,因此甚少有人關心上課的內容。
但是期考考了就不一樣了嗎?只要考試就可以讓陳腔濫調變成大膽解放?
只要考試就可以就可以讓人花好幾個小時去記憶所歲且意義不大或是冷飯熱炒的片段知識?
只要考試,就可以讓學生在下課時候不只抱怨背不起來
「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席慕蓉〈青春〉)」之外,
也抱怨「我昨天看了整個晚上的家政結果我還是背不起來〈性別教育平等法〉是在幾年公布實施的」?
只要考試,就可讓學生在發下小考考卷後從隨便亂丟變成去找老師討論寫錯的題目??
只不過是要考試,可以讓部分學生面對同樣的東西有南轅北轍的態度,
從莫不關心到汲汲營營,其實,我感覺蠻心寒的。。。。。。,
尤其是汲汲營營,那種位了考試去追求知識的嘴臉,是如此的世故,如此的機關算盡,
而且,刻意忽視跟刻意追求的常常是同一些人。
說到這裡,看來你根本沒有認真的在唸家政嘛!
是阿,沒錯,我沒有特別花時間去讀它,有沒有排入期考跟我對課目的態度沒有關係,
我也說,我是在考家政的時候,30分鐘就交卷的那一批裡面的其中一個。
我沒有認為「家政」這一個科目不重要,我只是覺得沒有必要只是為了考試,
就多花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在一個曾經被自己輕視過的學科;沒有必要只是為了考試,
對同一件事有反差過大的對待。如果你認為重要,早在一在開始就會重視;如果你認為不重要,
不論考試與否,都不會有多大的改變。至於我對家政的感覺,只是目前各方面的條件,
包括課程內容、授課教師等多方面的因素交互作用,經過「比較利益」後,
我覺得那兩節課不是非常值得而已,所以如果可以不上,我傾向不上。
比較利益的那把尺不是只是「我念的這些東西會不會考」那麼狹隘!!!!!!
「比較利益」是去評估這門課的內容所提供的知識或技能,值不值得站用這些節數來學習,
簡單的說,就是坐在這裡上課,學生自己會去評估這樣的時間安排是不是妥善的。
關心知識的獲取與能力的習得我認為比理會考試考不考來的有意義(意義是三小???
知識跟能力有了,出哪招都可以應變的來。
教學正常,目的就是讓學生五育並重,全方位發展(?!),並學習簡單技能。
國中的時候,是學生想要五育並重,學校不提供;
高中的時候,是學校讓你五育並重,學生不買單。
啊勒~~~
可是很多藝能科的老師上課似乎很難上,在音樂課本下常常壓著國文課本,
在家政講義中,往往也夾帶英文課本,大部分的學生都在「自習」,
完全不理會臺上的老師講的口沫橫飛。
會有這種情況,但也不是每一節的藝能科都會發生這種情形。
藝能科(其實也不只藝能科)的老師可能瞭解學生的心理,也或許他們在當學生的時候也幹過這種事,
不同的老師處理類似情況的作法也是天差地遠,像是家政老師的作法就比較極端強硬,
(家政曰:我又中槍了= =|||)
一方面把她的科目捧上天,發現有同學看別科,就講的好像我們對不起她的樣子,
另一方面,她真的很怕我們看不起家政,處心積慮的給了很多的東西,包括作業與講義,
然後再自唱高調說:其實我可以不用給你們講義。(囧阿!你不給我就不要拿啊~~~)
結論:英文課本太厚重,我們紛紛改攜帶隨身英文單字本,輕巧方便可以放口袋(笑)
美術老師的作法我還蠻欣賞的,她從來不禁止我們帶「別科」,
但是,她上課內容有深度,也安排該堂課就可以完成的簡易創作與練習,
看的一些小短片也有引起我們的討論,也會給我們發表的機會,
至於發表的內容不管是衛道的、解放的、正經的、惡搞的都接受,上美術課有雙向交流的機會,
大約一個月後,就很少有人再帶「別科課本」去上美術課了,然後少數有帶的,
也被課程吸引住,不想分心去自修。
上面兩種算是強烈的對比啦,也還有一種是像生活科技課,老師完全不管我們在做什麼,
只管作品正常繳交(可能他已經ㄘㄟˋ心了!?)
學生在課堂上做別的事,跟有點久之前臺灣大學學生在課堂上吃雞腿的心理可能有相似之處,
(如果臺大學生不要吃那麼香的食物也可能就不會上新聞了)
如果那一堂課讓學生感覺不是很值得,在不(能)翹課的情況下,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
喔對了,高中開始學生可是都不給老師面子的!!!!!!
所以,老師們讓學生重視的方式就是考試,然而「勢服人心不然」,
ㄟ......恩......至少我是這樣啦。
為了分數出追求知識,就像「三鹿」奶粉為了追求作為蛋白指標的「氮含量」而添加三聚氰胺,
氮指數是高了但是這罐奶粉的營養價值與檢驗指數有相對應嗎?
拜託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勢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