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離開臺北前,總該感性的寫上這一段的。

988月,我用第二次基測的成績392(PR=95)登記分發進入板橋高中,這個分數除了差一分就可以跳到PR96以至於我可以領到優質化獎學金之外,還真的沒有什麼用。進板中讀書,我沒有任何的不滿或失望,雖然當時不少人認為我不應該只念板橋高中,是因為他們忘了我的前一個基測成績是384(PR=86),而我可以不必只念巷子口的新莊高中了。

用偏高的成績進去,優勢完全沒有。強者同學很多,當然混吃等死的也不少。高一的課我真的覺得不難,物理化學根本只有國中的程度,不過為了讓自己保持在一個中間偏上的成績水準還是花了不少力氣,畢竟物化我真的沒有拿手。

剛開學沒多久,興趣驅使,我找了兩個同學報名校內的社會科專題寫作比賽。這份專題還真的夜長夢多,狀況連連,到高二上學期才算全部結束。現在想起來,寫專題的過程中不爽的情緒遠大於成就感,這是人的問題。然後我發現我可以獨力完成一份「好像」很厲害的小論文,還有就是有些人只是合約出去玩,不適合一起工作。不過我也因為這份專題,花公款搭高鐵到彰化師大參加比賽(XD),而萬萬想不到的是,兩年後這份專題或多或少讓我在考大學甄試的時候加了點分數。至於專題的內容,我建議你不要問,因為整份專題基本上就是鬧著玩的。

高一上我有一個同學很特別,一眼看上去就會發現他不一樣。上學的他的裝備除了書包之外就是一個安裝著Windows 7的舊筆電,筆電還外接鍵盤因為原本的壞掉了。他真的是資訊方面的人才,下課拿出來看的不是小說,是C++的原文書,會架Server會看機碼,而我會接觸Hacintosh也是因為他,我的第一片OSX86的安裝光碟就是他給我的。不只如此,無疾而終的新生盃辯論比賽也是靠他。但是這樣一個人才卻在板中待不下去,高一下他就休學了,據說他重考考上成功高中。

他休學的時候我很驚訝,為什麼一個人才流失了?而這間學校是怎麼了?

沒錯我直接把錯怪在學校頭上。

我認為是板橋高中還是一所很要求「整齊劃一」的學校,以他的狀況,沒有辦法發展專長,繼續留在這裡或許真的會被磨滅。至於他後來去成功高中有沒有比較好我不清楚,不過我相信前三志願的學校會讓這些人在更有自己的空間。

提起他是因為它讓我開始想板橋高中有什麼問題,他與所謂的「前三志願」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有哪些是我可以從別的管道攝取的?

論硬體,板中還真是TMD高級,至少比我念得那間破爛國中好一百萬倍以上,三年前就有整間i3的電腦教室,入學每個多月每一個班級都裝上了電腦,公務損壞報修也沒有追究責任,我都不曉得這些錢是從哪裡來,學雜費不是只有一萬兩千多嗎?

兜了一圈我依舊覺得是人的問題。我念板中,遇到的「怪咖」會比較少。

「怪咖」這種東西可以拓展視野與想法,偏偏怪咖可遇不可求,我曾經為了這一點覺得念板橋高中好像沒有很幸運。

高二的生活要想起來簡單的多,社團跟讀書各占一半。申請大學備審資料裡的自傳我說課業跟社團兩者對我來說都一樣重要,事實也是如此。有時候會為了讀書LOST掉某些活動,同時也會因會活動而犧牲某些考試。是說,互相犧牲才真的是看得一樣重吧,只是很多師長都不認同第二句話。

選組的時候我選三類,選組的考量很多,最大的原因是想讀自然組但是對物化沒有十足的信心,然後也蠻喜歡生物的,that’s all

自然組的課不是鬧著玩的,花一個晚上讀的物理一小節明天考試可能只有50分,化學好像也差不多。提到化學真的要謝謝周程祥,高二開始他當了我不知道幾十次的化學小老師,忍受我一直問一堆很沒有程度的問題,然後一個美好的晚自習就被我占光了,最後他的指考人生也是一樣沒有不理我。每當化學段考又不及格的時候就覺得很對不起他,我從來沒有因為考不好而覺得對不起誰(包含12年來的任何一個老師),而他是目前唯一一個。

社團人生要詳細描述的話可以出書了XD

在藍軒大傳我遇到了10個很奇怪的人,分別來自不同世界,從跟我最像(但還是差很多)的陳詠任到跟我最不像的陳宗翰,不管怎樣這是一群很棒的人。

遇到這群人,完全彌補了我讀板橋高中「怪咖」不足的遺憾,FK我真的很幸運。我現在覺得高中三年做出最正確的決定是爭取(?!)當社團幹部。11人威猛小團體把整個社團搞得有聲有色,不過我好像沒有付出到1/11真的很可惜,只怪當時想不開。

社團人生對我最大的意義是蛻變,我開始越來越不像乖小孩,開始放學後很晚才回家,開始假日也要去處理事情,開始考試只要及格就好,但是我也變得熱血,變得勇於嘗試,變得敢衝敢撞,一掃國中時期的冷漠。其中,會變成這樣陳宗翰害我最多((誤,好啦他不是害我,是真的謝謝他。說到「帶壞」還有一個人他的功勞也不小,人品存量不足抽不到勝利校區宿舍的姚泳辰,但是他可是拿學業成績優異獎畢業的好孩子。

提到姚泳辰不得不講高二下學期有一段撞牆期,大該是第一次期中考後,那也是物理考的比國文的分數高的唯一一次(不過都6X所以QQ)。當時我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包含一個多月後的社團成發與考試。那個時候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用渾渾噩噩來形容其實也頗貼切。深夜的即時通,我跟他聊了很久,然後我就恢復活力了,變成大家看到的樣子。

現在的我跟以前真的差很多,其實高一過完就跟國中差很多了,國中同學會的時候還有人被嚇到。我變得沒有那麼規矩但是我很喜歡現在這樣。

我從100年的71號開始過高三的生活,強迫自己每天都要讀書讀上一段時間。

不過我的高三生活只有暑輔的時候比較苦悶,一來暑假要上課本來就不會太開心,二來社團人生結束,一個生活重心就這樣不見了,我感到非常落寞。還有就是,我正在學社團人生的最後一們課:放手。

幹部交接後,我從舞臺上的演員變成舞臺下的觀眾,我們還是很關心社團的狀況,畢竟過去一整年付出了無以計數的心力在裡面,那是一個有感情的地方。但是現在我知能關心不能插手,甚至也不能夠問得太詳細,要保留給新任幹部空間讓他們依照他們的意志自由的地主導社團走向。學會放手很難,我也因為走過所以我了解所以才這麼說。

其實高二社團人生還有一個我想不到的作用就是讓我在高三的時候沒有那麼苦悶,在我的認知李衝成發與衝升學考試一樣都是為了自己,過程中很多時候是不必太過人性的。過往一年的生活在高三是精神糧食,回想到過去的付出與當時享受的成就感都是讓人能夠繼續拚下去的力量。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我想要以考上一間還不錯的學校來證明盡心盡力參加社團依舊不影響在學業上的表現,儘管過程中不見得是如此。我想現在我可以很大聲的說這句話,然後不太會有人反駁。

從高二開始就很想進成大,但是能夠用學測進去我真的是連作夢都不敢想。雖然最後上天還是開了個小小的玩笑讓我知道路是不會一直都那麼順利,但是我還是進來了。全系最低錄取69級分其實就是在警告我如果太混可能一下子就會從成大畢業。度日如年的備取人生短暫的拚指考,其實也讓我的最後一次期末考沒有炸掉啦,所以還是在幫我。

備取人生末期我跑去參加畢聯會,我單純只是為了享受辦活動的感覺。畢聯會讓我一天在教室裡沒有超過一個小時,整天公假窩在極度髒亂的自習室一,比高三讀書來要累,但是就是這種感覺,感覺到高二的社團人生又重出江湖了。但是還是有很大的不一樣,藍軒六屆是精銳的11人小組,開會就是一個圈圈,決策迅速又靈活;而畢聯會是個龐大的團體,我這1/3個活動長也花了極大量的時間在適應大型團體,權限不足又做不了太多的決定呵呵。但是畢業典禮依舊足以讓人引以為傲,總價12萬元的畢業典禮只有師大附中的1/10,但是我們做出了超過12萬元的價值。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事後回想的那份成就感。

畢業後還有班遊,雖然有颱風但大致玩得很開心,但是實在是沒有籌備得非常順利,過程中我一直很想念藍軒六屆的每個人,誰叫你們可靠又給力執行力又高。

高中基本上就這樣,很但純卻也很精采,我很喜歡。
如果同學不要都那麼乖會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yiting1011 的頭像
    liyiting1011

    Li Yiting

    liyiting1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